close





多看書可以增長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腦袋,最近看到這本書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覺得很不錯,很想買來看看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朋友推薦我上網路書局買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不止省去交通通勤的時間,還會幫你把書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宅配到家,覺得對朝九晚五的小資族真的很方便,如果你也想買這本書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也可以上網路書局比價看看,或是逛逛其他的書籍也不錯唷!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052749660&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A Literary Perspective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愛爾蘭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而文學,就是那火種。

    本書主要焦點為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目的在提供英語教師觀念的啟迪和教學範例的參考。作者從事文學教學與研究多年,本書為其經驗結晶,內容不但涵蓋文學教學理論的探索,也以英詩、短篇小說為例,融合理論與文本,建構文學教學模式,更以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的觀點,來思考英語教學的新方向。

    全書分三部份:(一)全球化英語與創意批判思考教學、(二)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三)英詩賞析。作者文筆簡潔生動,內容務實精采,敘述風格兼具感性與理性。一般讀者和學生,可透過書中文學及語言的辯證對話,體會文字與生活的交融,並從愉悅的閱讀中獲得智慧的開啟。各級英語教師也可透過文學賞析與語言探索的相關課題,將文學融入英語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效能。

    學習貴在感動,文學教學讓語言學習變得有感,一旦學習的熱情被挑起,就能轉化感動為無盡的學習能量,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

















    • 作者介紹







      莊坤良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英美文學博士。曾任台灣師大英語系主任、國際事務處處長,以及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現為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台灣愛爾蘭研究學會理事長。學術研究領域包括喬伊斯研究、後殖民研究、翻譯理論與實務、文學教學。譯有《貝登保的足跡》、《都柏林人》、《生命殿堂-羅塞蒂的十四行詩》,編有《喬伊斯的都柏林-喬學研究在台灣》。論文散見於《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英語教學期刊》、James Joyce Quarterly等刊物。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 陳秋蘭 ♦ iii

      序言 ♦ v

      Part One 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 ♦ 1

      第 1 章 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 學的文化反思 ♦ 3

      第 2 章 英語作為通用語(ELF)的創新性與教學: 思考英語教學的新方向 ♦ 23

      第 3 章 批判思考與小說教學 ♦ 49

      第 4 章 英詩教學與創意思考的開發 ♦ 65

      Part Two 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 81

      第 5 章 讀者反應理論與英詩教學:以 "Fog" 與 "Dust of Snow" 為例 ♦ 83

      第 6 章 拼圖法英詩教學:以 "My Heart Leaps up" 為例 ♦ 103

      第 7 章 文本即生命:以佛洛斯特 "The Road Not Taken" 的教學為例 ♦ 117

      第 8 章 狄瑾蓀的短詩:兼論英詩寫作練習 ♦ 141

      第 9 章 俳句創作與英詩教學 ♦ 155

      第 10 章 寓言故事與英文作文 ♦ 165

      第 11 章 兒童歌謠、圖畫童書、簡易故事書與分章故事書 ♦ 183

      Part Three 英詩賞析範例 ♦ 207

      第 12 章 明喻與暗喻:讀休斯的短詩 "Harlem" ♦ 209

      第 13 章 "This Is Just To Say":兩種讀法 ♦ 223

      第 14 章 大自然的呼喚:讀葉慈的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 233

      第 15 章 「剎那」的紀念碑:讀羅塞蒂的 "The House of Life: Introductory Sonnet" ♦ 241











    新竹小額借款







    序言

    語言文學本是一家,二者在本質上是互相建構的。語言是文學的載體,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般而言,語言能力好的人,洞悉語言背後的深層結構,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也相對較高。文學感受力強的讀者,對文字的隱喻指涉較為敏感,因此也會對彰顯語言表現的語彙語法,有更深刻的掌握。換言之,語言與文學的學習,可以互相支援而相得益彰。文學與語言的關係,就像一個人的靈魂與肉體。一個人的成長要兼顧靈魂與肉體才能健全發展。一個人的語言要能運用自如,需兼備文學與語言的訓練,缺一不可。

    所謂「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指一個人對語法結構、語音語用的掌握程度。也就是,他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嫻熟與流暢程度。而「文學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是指一個人對文本賞析與批判(critical literacy)、文化感知與理解(cultural literacy)、生命體悟與成長(text as life)的綜合能力。這兩種能力構成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與生命厚度。

    學習一種語言,是學一種思想,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因此語言教育也是人文教育重要的一環。可惜國內的英語教育,向來「語」、「文」二分。一般而言,師生們關注聽說讀寫的訓練,而與此能力訓練「似乎」較無直接關係的文學教學則排除在一般課程之外。師生們失去藉文學教學來提升學習興趣與提高語言素養的機會,殊為可惜。而英語師資的養成,也缺少對這個領域的關注。文學不能融入英語教學,是一個教學上的遺憾。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在學習時特別強調語音、語法與語用的結構性演練。這種思維,無可厚非,但一味的「重語輕文」,恐也有其後遺症。國人學習英語多年,但英語程度不盡理想。語言溝通,重在「表情達意」。「達意」容易,「表情」則難。溝通不只是資訊的交換,更是「帶著感情的」資訊交流,如此才能交心服人。「語言能力」建立在理性思維之上,以建構共同的話語常模,而「文學能力」則強調感性抒發,把文字語言賦與血肉靈魂。綜合這兩種理性與感性的能力,才能達到有效溝通。但國人的英語能力,從一般的生活對話、到專業知識的表達或深層感情的交流,常力有未逮而為人詬病。「有語無文」的偏頗學習方式,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文學教育除了可以提升溝通的層次外,它也是幫助我們連結文字(word)、世界(world)與心靈(mind)的重要媒介。文學可以強化我們的文字素養,提高跨文化的感知能力。它是連接與轉介生活經驗、提供生命啟示的媒材,它也是演練深度思考與啟發心智成熟的機會。文學更是激發想像力的最好教材,接近文學,可在創意的開發與批判思考的深度上,得到適當的琢磨。簡言之,這是個語言教育最需要文學的年代。

    這本集子收錄了我這些年來陸續發表在《英語教學季刊》、English Career、《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等期刊上的十四篇有關文學教學的文章。另外還有一篇〈批判思考與小說教學〉則是首次發表。內容可粗分為三類:「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與「英詩賞析範例」。

    第一部分「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焦點在從全球化與英語作為共通語(ELF)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的英語教學,並探討創意思考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如何透過文學作品的教學演繹而得到開發。第一章〈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學的文化反思〉討論英語在全球化時代的歷史演進,以及英語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互動中,要採取怎樣的態度來因應變局。第二章討論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ELF)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文中也論及語言的創新可能,特別是中英文的符碼交換可以開拓新的語言表現方式。第三章〈批判思考與小說教學〉討論語言教學可多利用文學文本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同時改進教學法,把培養學生的第五技能,也就是「批判思考」能力,納入教學考量。第四章〈英詩教學與創意思考的開發〉討論創意在語言教學上的重要性。創意思考不只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每個人都具有創意的能力,而且創意可以透過學習而得到啟發。詩歌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其創意性十足。本文舉例論述,說明如果輔以適當的教學設計,詩歌可提供學生作為創意開發的借鏡。

    第二部分「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聚焦在如何拉近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除了理論的探討外,也舉實際例子來驗證兩者合一的可行性。第五章探討「讀者反應理論」應用到英詩教學的可行性。建構一個以讀者/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並針對「作者-文本-讀者」三個面向,設計一個以問題為導向的英詩教學活動。第六章〈拼圖法英詩教學〉則利用分散後再組合的方式,以具體的步驟來演示英詩教學。這種方法強調讀者在閱讀時的主體性,讀者在與文本進行意識交流的過程裡,一面由文本獲得思想的啟迪,一面也以新的角度來詮釋與批判文本,來養成讀者獨立判斷的能力。第七章〈文本即生命:以佛洛斯特 "The Road Not Taken" 的教學為例〉則討論文本閱讀與個人生命的連結。英語教師的工作不應只在傳授語言知識而已,教師們可以藉由語言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提升個人生活品味與生命價值。第八章選擇美國著名女詩人狄瑾蓀數首小詩作為英詩寫作模擬與再現的對象。狄瑾蓀的詩受到許多高中英語課本編輯委員的青睞,她的詩充滿神秘色彩與獨特風格。這篇文章即以狄瑾蓀的短詩來綜合詮釋她的詩風,並嘗試仿效她的「定義詩」精神來設計一個英詩寫作的練習。第九章〈俳句創作與英詩教學〉嘗試將英詩納入英語教學的活動之中,除介紹俳句及其賞析,也仿俳句的書寫,設計一個英詩寫作的教學活動。第十章則討論如何以寓言故事的形式來練習英文寫作。寓言故事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同時兼具故事性及道德教訓,可以拿來作為英文摘要及讀後感寫作的練習教材。第十一章介紹美國的兒童歌謠、圖畫童書、簡易故事書與分章故事書,並簡評這些教材的實用功能,希望我們將兒童美語納入國小課程時,能有一個參照的對象。

    第三部分「英詩賞析範例」提供對四首英詩的賞析。第十二章讀美國詩人休斯的短詩 "Harlem",同時演示文學基本修辭「明喻」與「暗喻」的運用。第十三章〈"This Is Just To Say" -兩種讀法〉討論美國詩人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短詩,以詩作驗證閱讀的多元性與趣味性。第十四章讀愛爾蘭詩人葉慈的名作〈茵湖島〉,分析語言的節奏、韻律、意象(image)如何搭配詩作內容而取得良好的藝術表現。最後一章讀英國詩人羅塞蒂的十四行詩,闡述詩的內容與形式如何互相彰顯。藉由這四首詩的賞析,介紹文學作品中語言的藝術性表現如何得到有效彰顯,並期待引領讀者進入文學閱讀的美妙世界。

    這個集子探討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目的在提供英語教師一個觀念的啟迪和一些教學範例的參考。我要重述,文學教學本是語言教學的一部分,這些嘗試只是回歸本源,回到文學/語言一家的傳統。在這個感性失落的年代,我們更需要對生命採取一種「詩意的態度」(poetic stance),讓想像、自由、創意、批判思考重新融入我們的教學活動,讓我們的學習變成有血有肉的感動,如此才能轉化感動為無盡的學習動能。

    教師的責任在於創造飢渴,在於引起動機,在於引導學生自動與主動尋找水喝。文學的多元形式與內容就是那個觸媒。只要把文學重新納入語言教學的課程裡,輔以適當教法,必能引爆學習熱情。只要我們能讓文學與語言進行感性與理性的辯證對話,我們的教學也會跟著活了起來。

    愛爾蘭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文學就是那火種。

















    語言文學本是一家,二者在本質上是互相建構的。語言是文學的載體,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一般而言,語言能力好的人,洞悉語言背後的深層結構,對文本的理解能力也相對較高。文學感受力強的讀者,對文字的隱喻指涉較為敏感,因此也會對彰顯語言表現的語彙語法,有更深刻的掌握。換言之,語言與文學的學習,可以互相支援而相得益彰。文學與語言的關係,就像一個人的靈魂與肉體。一個人的成長要兼顧靈魂與肉體才能健全發展。一個人的語言要能運用自如,需兼備文學與語言的訓練,缺一不可。

    所謂「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是指一個人對語法結構、語音語用的掌握程度。也就是,他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嫻熟與流暢程度。而「文學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是指一個人對文本賞析與批判(critical literacy)、文化感知與理解(cultural literacy)、生命體悟與成長(text as life)的綜合能力。這兩種能力構成一個人的語文素養與生命厚度。

    學習一種語言,是學一種思想,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因此語言教育也是人文教育重要的一環。可惜國內的英語教育,向來「語」、「文」二分。一般而言,師生們關注聽說讀寫的訓練,而與此能力訓練「似乎」較無直接關係的文學教學則排除在一般課程之外。師生們失去藉文學教學來提升學習興趣與提高語言素養的機會,殊為可惜。而英語師資的養成,也缺少對這個領域的關注。文學不能融入英語教學,是一個教學上的遺憾。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在學習時特別強調語音、語法與語用的結構性演練。這種思維,無可厚非,但一味的「重語輕文」,恐也有其後遺症。國人學習英語多年,但英語程度不盡理想。語言溝通,重在「表情達意」。「達意」容易,「表情」則難。溝通不只是資訊的交換,更是「帶著感情的」資訊交流,如此才能交心服人。「語言能力」建立在理性思維之上,以建構共同的話語常模,而「文學能力」則強調感性抒發,把文字語言賦與血肉靈魂。綜合這兩種理性與感性的能力,才能達到有效溝通。但國人的英語能力,從一般的生活對話、到專業知識的表達或深層感情的交流,常力有未逮而為人詬病。「有語無文」的偏頗學習方式,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文學教育除了可以提升溝通的層次外,它也是幫助我們連結文字(word)、世界(world)與心靈(mind)的重要媒介。文學可以強化我們的文字素養,提高跨文化的感知能力。它是連接與轉介生活經驗、提供生命啟示的媒材,它也是演練深度思考與啟發心智成熟的機會。文學更是激發想像力的最好教材,接近文學,可在創意的開發與批判思考的深度上,得到適當的琢磨。簡言之,這是個語言教育最需要文學的年代。

    這本集子收錄了我這些年來陸續發表在《英語教學季刊》、English Career、《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雙月刊》等期刊上的十四篇有關文學教學的文章。另外還有一篇〈批判思考與小說教學〉則是首次發表。內容可粗分為三類:「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與「英詩賞析範例」。

    第一部分「全球化與創意批判思考」,焦點在從全球化與英語作為共通語(ELF)的角度來反思我們的英語教學,並探討創意思考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如何透過文學作品的教學演繹而得到開發。第一章〈在地性的政治: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學的文化反思〉討論英語在全球化時代的歷史演進,以及英語教育工作者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互動中,要採取怎樣的態度來因應變局。第二章討論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ELF)對語言教學的影響,文中也論及語言的創新可能,特別是中英文的符碼交換可以開拓新的語言表現方式。第三章〈批判思考與小說教學〉討論語言教學可多利用文學文本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同時改進教學法,把培養學生的第五技能,也就是「批判思考」能力,納入教學考量。第四章〈英詩教學與創意思考的開發〉討論創意在語言教學上的重要性。創意思考不只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態度。每個人都具有創意的能力,而且創意可以透過學習而得到啟發。詩歌作為一種語言的藝術,其創意性十足。本文舉例論述,說明如果輔以適當的教學設計,詩歌可提供學生作為創意開發的借鏡。

    第二部分「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聚焦在如何拉近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除了理論的探討外,也舉實際例子來驗證兩者合一的可行性。第五章探討「讀者反應理論」應用到英詩教學的可行性。建構一個以讀者/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並針對「作者—文本—讀者」三個面向,設計一個以問題為導向的英詩教學活動。第六章〈拼圖法英詩教學〉則利用分散後再組合的方式,以具體的步驟來演示英詩教學。這種方法強調讀者在閱讀時的主體性,讀者在與文本進行意識交流的過程裡,一面由文本獲得思想的啟迪,一面也以新的角度來詮釋與批判文本,來養成讀者獨立判斷的能力。第七章〈文本即生命:以佛洛斯特 “The Road Not Taken” 的教學為例〉則討論文本閱讀與個人生命的連結。英語教師的工作不應只在傳授語言知識而已,教師們可以藉由語言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提升個人生活品味與生命價值。第八章選擇美國著名女詩人狄瑾蓀數首小詩作為英詩寫作模擬與再現的對象。狄瑾蓀的詩受到許多高中英語課本編輯委員的青睞,她的詩充滿神秘色彩與獨特風格。這篇文章即以狄瑾蓀的短詩來綜合詮釋她的詩風,並嘗試仿效她的「定義詩」精神來設計一個英詩寫作的練習。第九章〈俳句創作與英詩教學〉嘗試將英詩納入英語教學的活動之中,除介紹俳句及其賞析,也仿俳句的書寫,設計一個英詩寫作的教學活動。第十章則討論如何以寓言故事的形式來練習英文寫作。寓言故事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同時兼具故事性及道德教訓,可以拿來作為英文摘要及讀後感寫作的練習教材。第十一章介紹美國的兒童歌謠、圖畫童書、簡易故事書與分章故事書,並簡評這些教材的實用功能,希望我們將兒童美語納入國小課程時,能有一個參照的對象。

    第三部分「英詩賞析範例」提供對四首英詩的賞析。第十二章讀美國詩人休斯的短詩 “Harlem”,同時演示文學基本修辭「明喻」與「暗喻」的運用。第十三章〈“This Is Just To Say” —兩種讀法〉討論美國詩人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的短詩,以詩作驗證閱讀的多元性與趣味性。第十四章讀愛爾蘭詩人葉慈的名作〈茵湖島〉,分析語言的節奏、韻律、意象(image)如何搭配詩作內容而取得良好的藝術表現。最後一章讀英國詩人羅塞蒂的十四行詩,闡述詩的內容與形式如何互相彰顯。藉由這四首詩的賞析,介紹文學作品中語言的藝術性表現如何得到有效彰顯,並期待引領讀者進入文學閱讀的美妙世界。

    這個集子探討文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目的在提供英語教師一個觀念的啟迪和一些教學範例的參考。我要重述,文學教學本是語言教學的一部分,這些嘗試只是回歸本源,回到文學/語言一家的傳統。在這個感性失落的年代,我們更需要對生命採取一種「詩意的態度」(poetic stance),讓想像、自由、創意、批判思考重新融入我們的教學活動,讓我們的學習變成有血有肉的感動,如此才能轉化感動為無盡的學習動能。

    教師的責任在於創造飢渴,在於引起動機,在於引導學生自動與主動尋找水喝。文學的多元形式與內容就是那個觸媒。只要把文學重新納入語言教學的課程裡,輔以適當教法,必能引爆學習熱情。只要我們能讓文學與語言進行感性與理性的辯證對話,我們的教學也會跟著活了起來。

    愛爾蘭詩人葉慈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文學就是那火種。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264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莊坤良

      追蹤











    • 出版社:書林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渣打信貸過件率




    • 出版日:2017/3/7








    • ISBN:9789574457151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

    商品網址: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052749660&RID=C1000302652&lid=book_class_sec_se&actid=WISE

    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評價,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哪裡買,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評比,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推薦2017,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價格,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特賣會,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折扣價,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推薦好書,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好書推薦

    近年晚婚族日益增多,部分女性擔心晚婚、晚育,卵巢可能已經衰老,於是提前將卵子冷凍,以利未來生育規畫。在兩岸火紅、行程滿檔的藝人田馥甄也曾說:「應趁35歲以前去凍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在通告表裡。」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生育率會逐年降低。部分晚婚女性,為求「好卵」,紛紛趕35歲前,進行冷凍卵子手術。由於娛樂圈的明星工作繁忙,無暇經營感情,常出現晚婚的情況,許多女星漸漸加入凍卵的行列。近幾年兩岸女性公眾人物,如去年與馮德倫結婚的舒淇、知名女導演徐靜蕾、著名演員林志玲,已投入凍卵行列,徐靜蕾更將冷凍卵子稱為「全世界唯一的後悔藥」。歌手田馥甄也於今年情人節出席活動時說:「應該要趁35歲以前,去凍(卵)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進通告表裡。」

    然而憂心生育率下降,並非只有女性群眾,最近也開始有男性進行「冷凍精子」的手術。大陸著名主持人、已有3個小孩的樂嘉最近自曝,40歲時就已做了冷凍精子。小 靈 通 冷凍卵子又稱雪藏卵子。於母體健康時取出卵子,並長年保存於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阻止卵子衰老,待取卵者想生育時再取出,目前科技僅能保存5年。目前冷凍卵子技術尚未成熟,即便能冷凍、復甦、形成受精卵,但胚胎生長為健康嬰兒的機率仍低,安全性無法評估。由於25歲至35歲的女性正常受孕率最高,伴隨年齡的增長,受孕率也隨之降低。因此,選擇凍卵的女性多選擇在30歲以前冷凍卵子,藉以提高日後受孕機率。(黃冠智)(旺報)

    近年晚婚族日益增多,部分女性擔心晚婚、晚育機車分期付款手續費,卵巢可能已經衰老,於是提前將卵子冷凍,以利未來生育規畫。在兩岸火紅、行程滿檔的藝人田馥甄也曾說:「應趁35歲以前去凍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在通告表裡。」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生育率會逐年降低。部分晚婚女性,為求「好卵」,紛紛趕35歲前,進行冷凍卵子手術。由於娛樂圈的明星工作繁忙,無暇經營感情,常出現晚婚的情況,許多女星漸漸加入凍卵的行列。近幾年兩岸女性公眾人物,如去年與馮德倫結婚的舒淇、知名女導演徐靜蕾、著名演員林志玲,已投入凍卵行列,徐靜蕾更將冷凍卵子稱為「全世界唯一的後悔藥」。歌手田馥甄也於今年情人節出席活動時說:「應該要趁35歲以前,去凍(卵)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進通告表裡。」

    然而憂心生育率下降,並非只有女性群眾,最近也開始有男性進行「冷凍精子」的手術。大陸著名主持人、已有3個小孩的樂嘉最近自曝,40歲時就已做了冷凍精子。小 靈 通 冷凍卵子又稱雪藏卵子。於母體健康時取出卵子,並長年保存於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阻止卵子衰老,待取卵者想生育時再取出,目前科技僅能保存5年。目前冷凍卵子技術尚未成熟,即便能冷凍、復甦、形成受精卵,但胚胎生長為健康嬰兒的機率仍低,安全性無法評估。由於25歲至35歲的女性正常受孕率最高,伴隨年齡的增長,受孕率也隨之降低。因此,選擇凍卵的女性多選擇在30歲以前冷凍卵子,藉以提高日後受孕機率。(黃冠智)(旺報)

    近年晚婚族日益增多,部分女性擔心晚婚、晚育,卵巢可能已經衰老,於是提前將卵子冷凍,以利未來生育規畫。在兩岸火紅、行程滿檔的藝人田馥甄也曾說:「應趁35歲以前去凍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在通告表裡。」



    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生育率會逐年降低。部分晚婚女性,為求「好卵」,紛紛趕35歲前,進行冷凍卵子手術。由於娛樂圈的明星工作繁忙,無暇經營感情,常出現晚婚的情況,許多女星漸漸加入凍卵的行列。近幾年兩岸女性公眾人物,如去年與馮德倫結婚的舒淇、知名女導演徐靜蕾、著名演員林志玲,已投入凍卵行列,徐靜蕾更將冷凍卵子稱為「全世界唯一的後悔藥」。歌手田馥甄也於今年情人節出席活動時說:「應該要趁35歲以前,去凍(卵)一下,這件事應該要排進通告表裡。」

    然而憂心生育率下降,並非只有女性群眾,最近也開始有男性進行「冷凍精子」的手術。大陸著名主持人、已有3個小孩的樂嘉最近自曝,40歲時就已做了冷凍精子。小 靈 通 冷凍卵子又稱雪藏卵子。於母體健康時取出卵子,並長年保存於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阻止卵子衰老,待取卵者想生育時再取出,目前科技僅能保存5年。目前冷凍卵子技術尚未成熟,即便能冷凍、復甦、形成受精卵,但胚胎生長為健康嬰兒的機率仍低,安全性無法評估。由於25歲至35歲的女性正常受孕率最高,伴隨年齡的增長,受孕率也隨之降低。因此,選擇凍卵的女性多選擇在30歲以前冷凍卵子,藉以提高日後受孕機率。(黃冠智)(旺報)
    85C095824861CC8C
arrow
arrow

    fieldsh7761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